close

        在2018年12月13號那天聽了黃文勇老師的演講,標題為當代影像美學的哲思與創作觀點,介紹了一些著名攝影家,以及黃老師身為一位著名創作者本身對於影像創作的一些見解和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從中突然冒出的眾多攝影師讓我措手不及,但還是一個個記在了筆記上。原本認為攝影不過是和角度、構圖、光影、曝光之類的參數有關係,最好能再加上一些故事和社會意象,讓照片能引起共鳴,這就就算是一個有價值、珍貴的照片了。

       沒想到這些黃文勇老師突然談到的,突然出現在我眼前的幻燈片裡的攝影師,更像是哲學家或是藝術家,或者稱為攝影家,對攝影這個活動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見解和思考,像是卡提.布列松,首先提出攝影也應該象繪畫那樣構圖,認為攝影是一種凝神的表現(心靈、大腦、眼睛列為一直線)。

本人在網上看過一些資料,在攝影術出現早期有很多著名畫家利用攝影來作為繪畫的補助工具,使其作品不管是各方面的細膩程度遠超同時代的畫家,被稱為畫家的暗箱。起初攝影不被認為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工具,或是娛樂,評論家波特萊爾就曾說過攝影只是一個記錄的工具,是科學和藝術的奴僕,因為攝影無法象畫家那樣表現出個人的想象和內心的渲染(象征主義),而這是他所重視的。

此外黃老師也提出了一個觀點,藉著柏拉圖的洞穴理論,他認為洞穴就等於鏡頭,本人認為有一半的道理,人類的八大藝術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為何沒有攝影?排除攝影是屬於新時代的事物,其實電影也是,而電影和繪畫是最接近攝影的藝術。攝影就是在捕捉現實生活的影像,曾聽說過一張照片等於一千種感覺,感覺的產生來源於觀者的教育程度、種族文化的觀看部署、個人經歷等背景,這些繪畫和電影也能做到,我認為如果要將一種理念、精神融入于影像中的話,電影的敘事、音樂加畫面無疑更能做到,可以說電影是攝影的一種藝術的升華,但並不能否認攝影是一門藝術,本人絕對認為攝影就是一門藝術,只是不在八大藝術的範疇而已。

如今攝影已經普遍融入普羅大眾,在這個網上一搜一堆的攝影技術分享,人人追求更高的手機鏡頭分辨率的時代,想單純的拍一張好看的照片已不是什麼難以企及的要求或技術門檻,懂點如何把照片拍得好看的技巧變成現在可說是人人都是攝影師,但不是人人都是攝影家。回到黃文勇老師講到,他不是攝影師,他自稱影像創作者,他的創作過程便是對一個地點在不同時間拍多張照片,然後用軟件把各個照片拼湊出一副大“照片”,其實用360度鏡頭應該也能拍出類似一般拍不到的廣闊度,但黃老師是對影像再創作,別忘了他是位創作者,不是單純的攝影,用各種照片拼出一副介現實與現實之間的景象(不同時間的同個景象),使得作品看上去有種介於幻與實之間的感覺,非常特別,他會為作品加上濾鏡,起到突出個人內心感覺的作用。個人認為其實這種影像創作只是一種影像的表現手法,可以說是賺足你眼睛注意力的一種噱頭,但背後的目的和意義具有社會價值,讓人關心災難後的土地,被廢棄椰子殼污染后的土地等需要被人关注的地方。他說從小在鄉下長大,對土地有一種感情,這是許多現代人所缺少的。

受到黃老師演講的啟發,對於人對土地的一種情感,本人發表一點感想,談為什麼現代的人對“土地”兩個字沒什麼特殊的情感。舊時代的人們往往居住在同一個地方,除非天塌下來否則很少搬離那一塊區域,所以說從小到大都在同一個地區長大,陪伴長大的還有兒時的玩伴,大家在一起成长、每個角落都有一段曾經的記憶,自然會對土地有種特殊的感情。然而現代高樓林立,搬家早已成為家常,泊油路行人道成為腳掌與大地最遙遠的距離,中間還隔著個鞋子,像祁紫檀的《得知平淡珍貴的一天》里一句“不必穿著鞋子走在路上”才是人類與大地最親密的接觸!另一方面舊樓不斷被新樓取代,社區的樣貌一直大改變,所有的故事只能變成沒有角落的回憶,名副其實回不去的從前,對一堆突然冒出來的建築自然沒有多大感情。

此外當天還提到了其他的攝影家及他們的觀點,像是羅立巴特的“知面”與“刺點”,知面就是照片本身的資訊,拍到什麼就是什麼,刺點是離開照片還能想起的畫面,也是攝影者想表達給觀者的訊息。演講當中就有人問到:如果觀眾認為的刺點(印象深刻的地方)和攝影師預想的刺點不一樣,是不是就是失敗的作品?本人認為不算,首先照片本身就應該留給觀者想象的空間,就如水墨畫的留白一樣,讓人有想象的空間,是藝術表現的一種。還有尚.布希亞提出的擬象這觀念,攝影是第二種稱為“生產”的擬象,數位化時代讓我們能接收更多的資訊,但這些資訊都是經過數位化的包裝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知的世界是建立在一個數位化資訊的基礎上,讓人覺得虛擬世界比真實世界更加真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觀點,第三種擬象稱為“模擬”,不就是現在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事物嗎?動畫模擬一個完美的現實世界,但卻是虛擬的;遊戲模擬一個虛幻的世界,尤其有了VR設備,會感覺如此真實,但卻是模擬出來的,會不會有一天我們的世界都建立在虛擬世界之上?就如類似“駭客帝國”或是“一級玩家”裡一樣,但這次是我們主動把我們本身融入到虛擬世界里,生活在裡面,會不會有一天我們會像劉慈欣的《時間移民》里有一個時期的人們把自己虛擬化住在超級電腦里,當個無所不能的上帝?

最後黃文勇老師也提到了丑也是一種美,在美學的世界,除了美,還有反美和去美。似乎人打從出生開始便學會欣賞美,美可以表現為對稱、均勻、優雅,但有時候排除掉這些表面,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出“美”的存在,像是內在美相比外在美也是一種美,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完美的不完美,這讓我想起很多時候我們都過於追求外在的美,變得欣賞美的眼光太過於表面,舉個例子,亞洲的遊戲里角色各個都相貌出眾,漸漸已經變成一款遊戲的基本標配,似乎人物建模不夠漂亮就不會有人為遊戲買單,但這太過於理想化和不現實,反觀西方的遊戲里角色的樣貌不能稱之為美,但卻更貼近現實,角色因其性格、成長和經歷變得更為真實立體,讓人們印象更深刻。雖然本人對於美學一抹兩眼黑,但經聽過這次講者對於美的介紹,對於欣賞美的標準似乎變得更為全面了,除了外在的美,還需要以其他的角度來看待、欣賞一件事物,即使外在並不“美”,猶如引入物的雙重性的觀點,看的世界會更加接近現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皓H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